形形色色|首都師范大學美術學院表現性繪畫工作室紙本作品展在榆林中能文創園開幕

2020-09-01 11:41:54

       2020年8月30日下午,由首都師范大學美術學院主辦,榆林文化旅游產業投資有限公司、榆林中能文化創意產業園承辦的“2020形形色色——首都師范大學美術學院表現性繪畫工作室紙本作品展”在中能文化創意產業園美術館開幕。
       本次展覽是全國巡展的第四站,展覽由段正渠教授擔任學術主持,盧濤、李軍先生擔任榆林展策劃,郭慶豐先生、楊小露女士聯合策展。
       首都師范大學美術學院博士生導師段正渠教授、段建偉教授及參展藝術家等參加開幕式。參加開幕式的領導有陜文投集團總經理盧濤、榆林文旅董事長兼總經理李軍;嘉賓有陜西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陜西省美術博物館館長邢慶仁、陜西省國畫院副院長王瀟、西安美術學院教授郭勝利副教授、西安建筑科技大學王志春副教授、西安美術學院高培旺副教授、榆林市美協主席栗子明、北京頌巣文化創始人張丹丹。
       展覽展出首都師范大學美術學院表現性繪畫工作室紙本作品170余幅,作品內容豐富、個性鮮明。自工作室2004年建立以來,曾多次赴陜北榆林地區寫生考察,本次展覽的多幅作品取材于陜北。對陜北大地蒼茫廣博的表現,也有對民歌人情曲調醇厚的表達,陜北是表現性繪畫工作室實踐教學理念的重要場域。從表現手法上看,每位參展藝術家都呈現出技法與材料的豐富和多樣性。作品體現出學生在表現性繪畫工作室不斷學習、探索、實踐后找到的獨具個性的藝術面貌和藝術表達方式,很好地體現了段正渠教授帶有實驗和探索性質的教學方法的意義。展覽展示了這種教學方法取得的豐碩成果。
       全國巡展于2019年在西安美術學院西部美術館啟動,經展于山東藝術學院美術館、河南省美術館,將于2020年10月在廣西藝術學院美術館繼續巡展的第五站。
       2004年9月,首都師范大學美術學院表現性油畫方向開始招收第一屆碩士研究生和同等學力班學員;2008年9月,表現性油畫工作室成立;2016年9月,工作室更名為“表現性繪畫工作室”。十幾年間,工作室累計培養博士、碩士、高研班、訪問學者等各類學員300余人。從“表現性油畫”更名為“表現性繪畫”,代表了工作室對當代架上繪畫現狀、類型、邊界以及相關教學的認識、思索,也體現了工作室教學方針、藝術理念的相應調整、轉向。
       與大多數高校藝術院系相比,工作室自組建起,學員在社會身份、年齡層次、學習經歷、知識結構等方面便具有“形形色色”的特征。除碩、博士研究生等藝術院校學生外,還有職業畫家、高校教師等從事繪畫創作多年的“老手”,以及職業軍人、警察、醫生、企業家等“跨界”愛好者,甚至是完全未接受過專業藝術教育的“素人”。
對于學員構成上的“形形色色”,工作室實行“個性化教學”,注重保護個人藝術天性,發掘個人藝術潛質,力圖營造較高“濃度”的繪畫學習氛圍,注重專業性、職業感的修煉養成。因而,“形形色色”一詞也概括了工作室教學根本目的,即希望每位學員都能展現出不同于他人的藝術風貌。
       工作室的“表現性繪畫研究”,是從繪畫本體語言的角度出發,在當代語境中探索中國表現性繪畫的諸多可能性。一方面,關注西方表現主義、新表現主義、以及“新繪畫運動”以來的藝術風格與語言樣式,廣泛借鑒各種當代藝術形式的藝術思維與創作觀念,同時也從文藝復興早期繪畫,中東細密畫、稚拙藝術等諸多繪畫類型中獲得啟發;
      另一方面,注重與本土文脈、藝術精神的對接再造。從傳統美術,尤其是從民間美術、古代美術中發掘表現性因素,立足本土文化身份,避免一味模仿西方繪畫面貌與樣式的傾向。因而,工作室在教學中并不局限于“再現—表現”,“具象—抽象”等類型與風格,而是倡導廣泛地學習吸收,注重更貼近內心、貼近藝術真實,“形形色色”的個人化表現傾向。
       2011年,工作室師生在中國國家畫院美術館舉辦了第一回“形形色色——表現性繪畫工作室作品展”,其后,每間隔幾年,便舉辦一次“形形色色”作品展。與兩年一屆的畢業展一樣,“形形色色”逐漸成了工作室常規性展覽之一。
       2018年9月,首都師范大學表現性繪畫研究所成立。表現性繪畫理論與創作實踐研究成為工作室在新階段的學術工作重心。年復一年,隨著學員相繼畢業,留在北京或返回各省市繼續創作,各地的“形形色色”展開始陸續舉辦?!靶涡紊闭褂[正在成為表現性繪畫工作室創作群體實踐探索、交流互動,在藝術上攜手共進的一個主要方式,也是工作室整體面貌展示的一個重要平臺。